时间:2022/12/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01自然光的极致使用

在不久前,“紫禁城建成年展”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向来是国内外游客心向往之的景点。而对于建造在数百年前的故宫来说,是如何实现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仅用蜡烛煤油灯去“照亮”一座座庞大的宫殿呢?

设计师们只能最大限度地去利用好大自然的光源。

故宫坐落在北京这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我国北方的建筑普遍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北墙挡住冬天来自西北的寒风,南边的门窗尽可能的长时间接纳阳光,故宫也不例外。

如果采光没有做好,很容易导致夏天室内被太阳直射,不仅光线过亮且会将热度全部吸收至屋内。而故宫的大挑檐设计巧妙的阻挡了夏天正午的直射光,让阳光经由地面漫反射至殿内,而在冬天正午时分,阳光照射的角度恰好能够直达建筑内,而舍弃高丽纸选择玻璃作为窗户的透光材料也大大地改善了采光条件。

02灯的演变过程

但自然光毕竟会受到诸多外部环境的限制,虽然古代科技水平较为低下,但人们从未放弃对非自然光照明技术的追求。

约公元前七万年前,在火把火堆之后,还捆绑着野生元素的“灯”就以石头或者贝类为载体,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当时只能靠点燃天然苔藓等植物与动物脂肪取光,而之后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开智,也逐渐掌握了更加优秀制造能力。

历史来到封建时期,随着青铜器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灯具也迎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承载“光”的器皿从就地取材完全过渡到人为设计、打造灯具。

战国到秦汉时期青铜器文化非常流行,所以铜灯具也应运而生,从制作工艺上面来看因为材料的开发,自由度更高设计的也更加美观,造型非常漂亮,在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很多的铜灯具,只是受到当时的制造水平所限,只有上层阶级才能够使用。

“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中国灯具历史上成就最高的灯具,灯烟可以顺着管道排入蓄着水的灯身,实现取光藏烟。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灯具使用越来越普及,造型也更加千变万化,灯具的用途也逐渐由照明横向发展,结婚或者祭祀等大型活动的时候,特定造型的灯具已是必不可少的用品,此时,“光”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古代祭祀所用青铜小鼎

而之后随着制瓷工艺发展,陶瓷灯具也紧随而上,不仅灯具的装饰花纹与造型更加出尘美丽,其烧制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03“光”的载体由火改电

而在近代,随着“电”走进千家万户,灯具不仅在材质上迅速丰富,包括陶瓷、玻璃、铜,甚至蕾丝布、木材,包括由“火”改“电”的巨大变革,所以在款式上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设计更加自由、使用也更加方便,有一些灯具的造型直到现在也非常经典。

而现代社会中,灯具设计开发的潜力不但不再被束缚,甚至在现代科技、制造技术的加持下被释放出来。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进步史。

因本能的对“光”的追逐,所以我们对“照明”领域的探索与研发也从未止步。

即使仅从我国的历史来看,从青铜灯到陶瓷灯到金属灯不断的发展与丰富,灯具不仅在造型材质上不断迭代,从其使用设计来看也是越来越普及化、人性化。

直到灯具被通了“电”,其在功能的革新速度上变得越来越快,甚至逐渐智能化。比如色温的自由调节、亮度的自由调节,以及定时关闭,模式切换,人走灯熄等等。

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5G商用的落地,整个照明行业无论是单品还是整体方案,在科技含量、艺术感、材质等也将有更长足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2853.html
------分隔线----------------------------